• 2024年03月29日 星期五
  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
大年十三是什么日子 正月十三又被称为什么
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06:52:23

  大年十三是什么日子 正月十三又被称为什么


  正月十三,被称为“灯头生日”。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,称为“点灶灯”。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,正月十八落灯,有“十三、十四神看灯,十五、十六人看灯,十七、十八鬼看灯”之说。


 风俗习惯:


  滚龙灯


  春节玩滚龙的习俗已传承了一百多年,一般为期四天。每年正月十三日为试灯,十四日为起灯,十五日为正灯,十六日为圆灯。


  试灯这天傍晚,六条老龙和多条滚龙首次上街。华灯初放时,龙灯开始上下穿行,四处盘旋飞舞。街道两侧,家家悬灯,各家各户焚香放炮。接着,滚龙、花蓝、故事灯、走马灯、鱼灯、狮子灯、兔子灯、蝴蝶灯、金瓜灯都上了街。这时路上各色龙灯川流不息,各样彩灯闪烁辉煌,一直要闹到三更以后,方才收灯,次日再接着玩灯,直到十六日圆灯。


  扎彩灯


  正月十五闹花灯,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。老北京的年禧歌谣有“十一嚷喳喳,十二搭灯棚,十三人开灯,十四灯正明……”


  也就是说,正月十三日为“上灯”;十四日为“试灯”;十五日为“正灯”;十七日为“罢灯”。从正月十三这天起,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扎彩灯啦!


  吃汤圆


  “上灯圆子落灯面,正月十五过小年。”又一旧习俗。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汤圆,寓意“圆圆满满”。其实孩子们的心早已飞向大街,三扒两咽,把碗一推,就一溜烟地三五成群地急着跑到街上去看花灯了。


  祭祀关公


  在西安长安区农村有这样一种习俗,每年正月十三这天,要祭祀关公。而祭祀关公所用的一种叫“添碟子”的贡品您见过吗?


  一粒粒饱满的大黄豆被排成一溜溜屋檐,各种彩色的豆子、瓜子、桃仁被竹棍嵌接,一层层码在由几个碟子驾起来的造型上,最后形成了一座座精巧的亭台楼阁,这就是长安区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“添碟子”。


  做“圣虫”


  “不过十五未出年门。”正月十三,各地农村多有制作“圣虫”的习俗。


  这一天,村里的妇女们三五家凑在一起,一起和面、裁剪、雕刻、蒸煮,作春节的最后一“忙”,迎接元宵节。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“圣虫”便在这些扛得锄头摸得铁锨的巧手下出炉,圣。圣虫之圣,谐剩,升,圣虫宴,寄寓五谷丰登,风调雨顺,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景。


  祭海


  农历正月十三,相传这一天是海龙王的生日,每年的这一天,渔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海活动,祈盼全年风调雨顺,渔业丰收。按照传统习俗,供桌上早已摆好了祭品,有猪头、鲤鱼、大馒头等。供桌前,人们焚香化纸,纷纷朝向大海行叩拜礼,震耳的鞭炮声响彻天地,璀璨的烟花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。


 这一天被称为杨公忌:


  传说一


  很久以前,有一位姓杨的老翁,人们称他杨公。这位杨公有十三个儿子,十三个儿子如狼似虎,且又家资万贯,可谓要人有人要财有财。杨公也就自然的有点飘忽忽。一日,高兴之极,在那里和人说起了滋话,道:“我这些儿子就是一个月没一个,还能有一个和我过年的哩。”


  神仙无处不在,但凡人说话不要太狂了。杨公的狂话恰被一个路过此地的神仙听去,此神上天报告了玉帝,玉帝大怒,随下令每月收他一个儿子。从正月十三开始,杨公的儿子每月都要走一个。每个月里往前赶两天,正月里是十三,二月里是十一,三月里是初九,依次往下推。这年正好闰七月,所以,七月里收了杨公两个儿子。日子是七月初一和二十九,那么这一年也就是十三个月了。杨公的十三个儿子自然是一个也没剩下,到了年底,自然也就没有一个和杨 公过年的了。后来人们把杨公儿子归天的日子称为杨公忌。这些日子很毒,是不能出门的,不过,人们天天外出,也就无所谓了,但如果想做事挑日子的话,最好不要挑这些日子。


  传说二


  在濮阳市的金堤河一带,有一个忌日“杨公忌”,在农历的正月十三,忌做活,忌出行,这是为啥呢?


  传说,宋太宗赵二舍,中了辽国计策,前赴北国会谈,杨家将在杨继业率领下,七郎八虎闯幽州,前往保驾北征,行兵到两狼山前,杨继业认为此次行兵犯了地名之忌,自己姓“杨”,“羊”遇“狼”,又遇两“狼”难以取胜,告诫子弟官兵都要小心,结果,在战争中,遇到了埋伏,兵败金沙滩,杨家将受到严重损伤。大郎替了宋王死;二郎短寿一命亡;三郎马踏肉泥浆;四郎流落在番邦,五郎怕死当和尚;七郎乱箭一命亡;李陵碑前碰死了杨老将;只剩一个杨六郎。杨家将兵败失了散,这一天,正月十三日,杨家将的忌日,人们为了纪念保国忠良,就把正月十三定为“杨公忌”。

 


标签: 大年十三  正月十三